发布时间:2024-05-16 14:10:00
来源:
- 小
- 中
- 大
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6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王琳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洮南市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乡旅游产业建设的建议》(第6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对目前我市旅游业现状、存在的不足给予了客观实在的分析。提出的建议很有见地,对于我市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们将认真进行研究和处理。
为促进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市拟出台《关于落实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并采取以下措施:
1.城乡景区化行动。以景区化标准,建设和评定一批景区村。统筹现有涉农资金,用于乡村景区化改造提升;落实点状供地等政策,保障景区村建设发展;引导国有投资平台、社会资本采用直接投资和联合开发等方式参与景区村特色化、精品化、规模化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支持乡村旅游精品村创建景区村标杆,在“千村美丽”“百村示范”建设中,创建景区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支持深溪里生态旅游度假区因地制宜打造美丽田园、农耕体验、休闲渔业等体验产品。推进城镇中心城区、老旧厂区等旅游化改造,在传统商业空间植入图书馆简餐、网红打卡地标等文旅业态和消费场景,建设文旅主题消费集聚区,以兴隆街为依托打造建设1条旅游休闲街区;注重文化创意赋能,打造街角文旅景观、小微文旅空间、山水小景、人文走廊等打卡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2.森林资源转化行动。结合国家相关林业政策,采取林业、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发展模式,依法依规推动森林旅游特色项目建设。以项目化、工程化方式打造和提升一批森林旅游康养业态产品。盘活林区闲置资产资源,各类经营主体及地方国有林场可以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创建高质量森林生态康养基地,精品森林旅游体验基地(营地),森林休闲驿站或森林人家,重点打造胡力吐老道沟森林体育公园、四海渔猎小镇项目。
3.“引客入洮”行动。持续塑造“千年古城 百年府县”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全面加强客源市场营销与开拓,全力促进区域合作联动,有效拓展域外游客来洮旅游。深入开展旅游资源对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媒体阵地。有效利用车站、宾馆、旅行社等重点场所,及时发布旅游优惠政策、节事活动安排、精品旅游线路等信息,全面提升我市旅游资源和知名度影响力。
4.基础设施完善行动。积极推进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风景道、旅游交通标识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绿道、骑行道、停车设施等休闲设施建设,有序支持引导景区直通车发展,持续优化旅游客源服务。
5.通信畅通行动。2024年,实现A级旅游景区5G网络覆盖,满足旅游景区新型业务和游客多样化使用需求。加强通信设施用地用电要素保障,优化简化用地审批流程,降低通信基站电力引入和用电成本。加强大型文旅活动节事通信保障能力。鼓励支持重点涉旅场所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打造沉浸式体验、演艺新场景。
6.深化文化产业赋能行动。结合乡村振兴和典范村建设,进一步统筹涉农资金,打造文化兴盛的魅力乡村。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广场屯覆盖、文体活动室提升和文化墙建设,在全市城乡交通主干线沿途打造稻田画、休闲驿站、村史馆、乡村博物馆等文化旅游微景观,营造乡村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戏曲进乡村”“村晚”“送书下乡”“送演出下基层”“庆丰收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士气、聚人气,吸引游客进乡村,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洮南特色的文化品牌。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的新业态,支持福顺现代农业产业园、洮之宝大学生创业园等富有文化创意的特色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做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
7.组建一支村级文化娱乐队伍,由文化馆、艺术团、美术馆、博物馆等业务骨干牵头,培养村级文化专干,组建村级文化娱乐队伍,带动乡村文化活跃氛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挖民间艺人,创建民间戏曲团队,根据本村特色打造“一村一艺”的文化符号,形成具有民间书画、诗歌、曲艺、乐器的特色文化村。
8.探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用地模式,旅游业用地实行分类管理,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按建设用地管理,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或占用、农用地转用手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按现用途管理。创新旅游用地土地供应方式,分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划拨方式供应土地,鼓励以长期租赁。
9.加快推进乡村非遗文化产业化,充分挖掘洮南市28个非遗项目的产业转换价值,加快“万宝粉条”“丛翠莲手工缝绣画”“豫贞庆白酒”“刘秀萍葫芦烙画”“孙晓艳洮织花”等乡村非遗项目产业化进程,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一是在充分保护乡村非遗资源的基础上,对非遗资源文化底蕴深入研究,将具有现代价值、符合市场需求的内涵挖掘出来,通过对乡村非遗项目的科学开发利用,提高非遗产业化程度,积极发挥非遗传承人的重要作用,带动乡村区域发展。二是通过高新技术应用,对非遗产品进行科学开发与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逐步丰富非遗产品形态。三是构建非遗产业链条,对非遗项目不同环节资源要素进行高度整合,综合搭配非遗实物与服务,促使非遗产品有效对接市场。
到2025年,打造非遗工坊、非遗村落、非遗企业10个。
10.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精品案例,持续发挥“杏花节”“西瓜节”“啤酒节”“丰收节”“冬捕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影响力,打造特色节庆品牌,凸显特色资源跨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11.完善乡村文旅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特色,塑造“一村一景”的特色乡村文化阵地。推动独立的示范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村史馆、乡村文化墙、村口景观、乡村观景台、迷你生态园建设,使之成为展示、发扬和传承本土文化的承载体和乡村文化的集散地。对乡村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游客中心加强建设和全面提质升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和运营,大力推行“以工代赈”,同时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到2025年,建成5个独立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全覆盖,每个乡镇有特色文化承载体,新增2个旅游停车场和2个游客中心。
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再次感谢您对旅游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陈野 13204400121
洮南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6日
-
版权公告 本网站所刊登的洮南市人民政府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材料均为洮南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单位: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洮南市政务服务局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10038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88102000010 网站标识2208810008 联系电话:0436-63352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