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3-26 13:29:00
来源:
- 小
- 中
- 大
洮南:创新“金融扶持+水库清淤+客土回填”模式 用系统化思维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田改造和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洮南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不断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5年,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金融扶持+水库清淤+客土回填”的创新模式,旨在通过系统化思维,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升级版。


初春时节,洮南市群昌水库库区内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百余台挖掘机轰鸣作业,将沉积数年的库底淤泥翻出装车,运往周边的农田。

群昌水库作为洮南市的重要水源地,始建于1972年,历经50余年运行,库区泥沙淤积总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萎缩近四成,致使水库调洪能力大大降低。清淤迫在眉睫,但高昂的清淤成本和淤泥消纳难题曾让当地陷入了“想清不敢清”的困局。
2024年,洮南政府组织专家对群昌水库淤土进行检测,发现其有机质含量高达24%,是普通农田土壤的5倍,极具农业改良价值。这一发现为洮南市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提供了契机。
这些曾被视作“负担”的淤泥,如今在一场创新实践中,化作万亩良田的“营养基”。洮南市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创新推出“金融扶持+水库清淤+客土回填”模式,用金融贷款破解清淤资金瓶颈,将水库淤泥变身高标准农田的定制“营养基”,构建起“生态治理-资源再生-耕地提质”的链条。


在“金融扶持+水库清淤+客土回填”模式下,洮南市农发集团与银行合作,获批3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清淤工程,挖掘的淤泥作为客土回填至农田,增厚耕作层5厘米以上。
此外,洮南市还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在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建后管护等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管理,构建了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一体化长效机制。同时,洮南市积极整合资源,与国网电力洮南供电公司签订了《联合推进高标准农田机井建设与管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保电力设施的专业管护。
在距离群昌水库不远处的瓦房镇互助村万亩示范田里,新铺的黝黑淤泥与黑土地浑然一体,沟渠纵横、路网贯通。村民们对这一创新模式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群昌水库清淤后,防洪库容恢复,蓄水能力增强,可满足周边几十万亩农田灌溉需求。而淤泥资源化利用更减少堆放占地面积,形成“清淤-培土-增产-减排”的绿色闭环。
据统计,截至目前,洮南市已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38.98万亩,改造提升2.78万亩。2024年,洮南粮食总产量达26.82亿斤,连续4年稳居吉林省前十产粮大县行列。计划到2030年,洮南市将实现全部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
洮南市的创新实践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新范式。通过“金融扶持+水库清淤+客土回填”模式,洮南市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与耕地提质融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为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宝贵经验。
-
版权公告 本网站所刊登的洮南市人民政府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材料均为洮南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单位: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洮南市政务服务局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10038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88102000010 网站标识2208810008 联系电话:0436-63352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