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
要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15 11:07:00 来源:
收藏
蛟流河乡:“民事调解议事角”,小角落构筑大和谐
  乡村治理的根基在村、关键在民。为打通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最后一米”,洮南市蛟流河乡综治中心着力打造先锋村试点的村级“民事调解议事角”,使其成为吸附矛盾、纾解心结、凝聚共识的“乡村会客厅”。几位村民围坐在小圆桌,一杯热茶,几句谈笑,一件件纠纷在司法助理、治保主任和法律明白人等的共同努力下悄然化解。
一站受理,搭建一个全新载体
  精心遴选村“两委”成员、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老教师、乡贤能人以及法律明白人组成调解核心团队。定期邀请司法所开展《民法典》、调解技巧等培训,鼓励村民参与村级的建设与管理,向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网格信息收集作用,全面了解村民的矛盾纠纷和问题诉求,分类整理汇总、逐一登记造册。对群众反映突出和集中的问题及时预警,属于职能范围内的直接就地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向乡综治中心请求支援,由乡综治中心协调处理。通过在“民事调解议事角”说一说、解一解,有效畅通民意渠道,为群众排忧解难,逐步形成以议事角为枢纽、向上对接、向下延伸、全面覆盖的“议事网格”。
双管齐下,采取两种沟通方式
  单某与高某的土地纠纷,多次交涉无果,双方情绪激动,险些动手,网格员了解情况后,让他们来到了村里的“民事调解议事角”,现场经过司法调解员、治保主任和法律明白人的耐心调解成功化解,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先锋村通过村民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宣传建设“民事调解议事角”的目的和意义,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两种沟通方式,线上利用建立临时微信“民事调解议事群”,通过群语音、群视频等方式协调沟通调解;并积极引导身处外地、身体不便的居民线上化解矛盾,实现让群众少跑路;线下通过“民事调解议事角”,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调解率达到100%,并有效解决群众关于矛盾纠纷、环境整治、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的群众诉求,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共建共治,锚定三项主要任务
  先锋村周家街与姜家街路口交汇处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村民到“民事调解议事角”反映了此事,先锋村积极推进安装了减速带和安全提示牌,有效防止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民事调解议事角”不仅是“矛盾纠纷的化解点”,更成为了“社情民意的收集点”,同时也是村里的“法律政策的宣传点”,农闲饭后,大家围坐在这,翻阅法律知识书籍、畅谈共建共治、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子。遇到能力范围以外的情况时,村里会邀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人士解答咨询,进一步引导群众采取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民事调解议事角”在蛟流河乡先锋村的设立,是化解矛盾的“缓冲带”,更是凝聚人心的“连心桥”,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沃土扎根生长提供了蛟流河方案。下步,蛟流河乡将加快推进在其他村铺开,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和谐动能。
初审:邱月 复审:刘伟 终审:李阳
d879b58f41ff5171506f2c0153b2031b_red.png

版权公告 本网站所刊登的洮南市人民政府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材料均为洮南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单位: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洮南市政务服务局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10038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88102000010  网站标识2208810008  联系电话:0436-63352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