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
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12-29 13:28:00 来源:
收藏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12月24日在洮南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 长 薛智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的五年,是洮南市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提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宏观环境趋紧、经济持续下行的不利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围绕推进“五大发展”、实施“六化攻坚”工作主线,抢抓机遇谋发展,克难攻坚求突破,凝心聚力抓落实,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预计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5亿元,年均递增12.3%,是“十一五”期末的1.9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9亿元,年均递增17%,是“十一五”期末的2.7倍;地方级财政收入6.87亿元,年均递增21%,是“十一五”期末的3.4倍。投资拉动作用凸显。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69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3%,强力拉动了县域经济逆势上行。敖东药业、金塔集团等企业异地扩能改造项目相继投产,规模效益显著提升。400万头生猪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一批生产加工类项目顺利推进,为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色农业成效显著。“千百万”工程深入实施,全市蔬菜瓜果大棚发展到2万余栋。建成高标准农田56万亩,完成膜下滴灌118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畜牧业“双十双百”工程富有成效,标准化牧业小区和养殖场达到290个,规模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47户、1207个和774家。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经济较快增长。2015年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实现利润4.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2倍和3倍。新型能源产业方兴未艾,风电装机总量达到65万千瓦,全晟50兆瓦太阳能并网发电,风光互补、立体开发格局初步形成,我市成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五年累计实施技改项目62个,研发新产品85个。开发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各项经济指标快速攀升。第三产业发展提速。专业市场拓展升级,现代物流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更加繁荣。品牌创建成效明显,注册商标发展到556件,成功争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五年。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化,职责划分更加明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实效,全市事业单位由495个减少到228个,机构设置趋于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群众就医用药便捷实惠。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我市被确定为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部门预算改革稳步实施,政府机关国库集中支付全面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土地清查全部完成,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增加了村级集体积累。招商引资成果喜人,五年累计到位资金616亿元,河南雏鹰、内蒙山路、中航国际等域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我市。对外贸易克服外需减弱影响,保持稳定发展,自营进出口企业发展到72户。
       过去五年,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老城改造力度加大。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115万平方米,配建公租房1861套,实施“暖房子”工程123万平方米,1.2万余户居民喜迁新居。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造市区道路34.4万平方米,硬化人行道18.3万平方米,惠普立交桥、南道口下穿通道建成通车,城市交通压力极大缓解。城市楼区供水改造工程全线完工,新建泵站11座,铺设改建干线管网105公里,第一水厂改造升级,供水能力和水质显著提高。铺设排水管网31.5公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营,城市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累计投资15亿元,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建项目,北部新城加快崛起。卫生保洁、冬季清雪机械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区更加干净整洁。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改造农村泥草房1.2万户、农村危房2.2万户;新改扩建农村公路451公里,改造桥梁9座;河湖连通工程接续实施,连通湖泡5个;完成造林44.6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过去五年,是社会事业协调共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改造标准化校舍15.6万平方米,第一中学新建工程竣工,累计购置校车49台,农村学生上学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条件全面改善,市人民医院异址新建、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农村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我市荣获国家中医药事业先进市称号。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文化产业创意园主体完工,系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数字电视快速推广,入户率达到60%。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我市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三连冠”。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市区污染企业陆续搬迁,取缔燃煤锅炉59台,“十二五”减排指标全部完成。人民武装工作成效显著,国防教育全面普及,征兵任务高质量完成,双拥共建成果突出。五年全口径财政支出158亿元,其中,民生事业支出110亿元,占全口径支出的70%。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救灾救济、医疗救助有效开展,城乡低保标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支付限额逐年提高。城居保、新农保扩面预期完成,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实现脱贫7.1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实施,6.5万人喝上放心水。预计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9元(新统计口径,下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7元,年均分别递增8.8%和12.3%。“平安洮南”建设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信访问题依法依规处置,群众合理诉求妥善解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抓不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过去五年,是政府职能有效规范,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市政府认真执行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4件、政协委员提案380件。坚持以责定权,部门职能科学规范,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审批项目大幅减少,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连续五年位列白城市第一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延伸,“四风”整治持续深化,政府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推进,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提升。
即将过去的2015年,我们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同比增长17%。4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序时推进,完成投资27亿元,项目带动效应、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敖东药业技改、金塔集团清风肽生产等项目相继竣工。全年争取政策类项目59个,政策性资金3.5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项目10个,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年6月,在全省重大项目巡检中,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是招商引资拓展新领域。积极抢抓“民企吉林行”、“央企走进吉林”等活动契机,由市级四个班子主要领导带队,主动走出去敲门招商,一批域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洮南。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9亿元。中科智联60万吨聚乳酸、深圳晟世能源利用畜禽粪污提取车用高纯燃气项目有序实施,为发展循环经济探索了新路。我市荣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称号。中航国际杂粮杂豆市场及油料深加工项目成功落地,仓储设施预期建设。
       三是“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种植结构加快调整,水田面积不断扩大,预计粮食产量达到30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抗旱模式科学转变,新建7个标准化人工增雨作业站,气象服务农业发展能力大幅提高。牧业经济提质增效,畜禽总量全面扩张,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4.7%。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基本完成,农工负担进一步减轻。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五化”工程同步开展,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观。
       四是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重点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运行调控有力有效,要素资源合理配置,为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助力。年内敖东药业成为产值超5亿元、税收超亿元企业。金塔集团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白城市首家本地上市企业。恒盛毛纺、洮南香酒逆势稳产,热电公司扩能改造全面竣工。借助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政策支持,洮安皮革整体搬迁、金升冶金异地新建项目相继实施,企业转型步伐加快。
       五是商贸经济迸发新活力。流通业态快速升级,住邦·万晟广场投入运营,结束了我市没有大型高档商业综合体的历史。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邮掌柜”村级服务站发展到130家。全民创业深入开展,扶持创业政策有效落实,各类市场主体大幅增加。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惠民村镇银行成功组建,物权融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预计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亿元,同比增长12%。
       六是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全面落实。人行道铺装、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城区亮化、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完成。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先建后拆、边建边拆”模式探索实行,回迁安置小区高标准建设。新城绿化景观带、市区主要街路、广场绿化美化高质量完成,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我市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干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扎实开展,实现了定点划卡就医购药。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增就业78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30人。“千人下乡”扶贫机制科学建立,精准扶贫启动实施,整村脱贫15个,脱贫人口2.2万人。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深入实施,我市被评为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街道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服务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足发展,宗教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档案洮南展馆对外开放,《洮南年鉴》编撰如期完成,残疾人合法权益有效保障,“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果,社区侨务工作获省示范单位称号。
       七是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新提高。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不断增强。“六五”普法教育广泛开展,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政府权力清单对外公开,3366项行政职权录入省政府管理系统,政府权力边界更加清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健全,法制机构、法律顾问决策咨询作用有效发挥,重大决策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市政府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严”和“实”的要求得到全面践行。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开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排查整治成效明显。自觉接受、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监督,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整改落实,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推动了全市经济跨越升位,实现了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开拓了发展新境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科学统筹,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得益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从经济发展看,经济总量仍然不大,支撑县域发展的大项目、大企业生成缓慢;产业结构不优,工业集群化程度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财政增收难度大,保障能力亟待增强。从社会管理看,民生改善任务繁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压力依然较大。从自身建设看,个别干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强;在新常态下推进工作的主动性有待增强;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综观未来五年,我市发展仍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各种风险隐患存在不确定性等复杂形势。但综合研判,机遇大于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将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建机制增活力的攻坚期、新优势新动力的形成期、补短板建小康的决战期,在推进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将带来更多机遇,发展总体环境非常有利。从我市实际看,借助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等“金字招牌”,为我们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提供了有力条件;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特色资源丰富,有利于我们招商引资上项目、借势借力快发展;随着简政放权的不断深入,将极大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增长优势。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全市经济提质增效。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白城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致力推进“脱贫攻坚”进程,注重调结构稳增长,抓创新促转型,惠民生聚合力,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努力推动洮南新一轮发展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的更加美好。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8%以上;农村6.5万贫困人口提前两年全部脱贫。力争到2018年末,县域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15位,到“十三五”期末,跻身全省强县行列。
       今后五年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以构建现代农业“三个体系”为主线,重点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着力强基础、转方式、调结构,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左右;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面积发展到10万亩;辣椒、西瓜、杂粮杂豆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规模养殖场达到500个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高标准农田达到20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5%;实现农村人工影响天气全覆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0万亩,培育特色突出、带动能力强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100个;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实现村级全覆盖;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坚持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扩大总量,再创洮南工业新辉煌。培育医药研制、纺织服装、农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矿产冶金五个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注重技改创新,引进应用新技术30项,开发新产品50个。增强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力争实现晋升省级开发区目标。到2020年,规上企业发展到80户,培育产值超20亿元企业4户、10亿元企业5户、5亿元企业10户,利税双超千万元企业10户,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努力成为引领白城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繁荣商贸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坚持以市场建设为载体,发掘“洮商”传统,着力搭建平台、搞活流通、繁荣商贸,助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围绕构建现货直销和现货网络交易平台,完成杂粮杂豆市场、市区批发市场建设任务,增强福顺辣椒、万宝粉条、黑水西瓜等专业市场功能,形成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提升新型商贸业态,电商、物流、金融、供销等行业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谋划建设洮南公路内陆港,为区域产品进出口打造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乡社会医疗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健康休闲医疗养老中心。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发展访古游和生态观光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特色城镇化步伐。坚持以建设现代中等城市为目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显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洮南。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建成区内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水普及率达到85%,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实现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城创建目标。结合平齐铁路电气化改造,实施北大坝、北道口、南出口上跨和黑水道口下穿“平改立”工程,完成长西铁路洮南段建设任务。抓好节点镇建设,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垃圾和污水处理加快向城镇延伸,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配套等项工程;着力加强生态建设,植树造林50万亩;全面完成河湖连通工程,连通湖泡30个,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推进改革开放,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坚持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把握发展大势,着力拓深度、扩领域、提层次,不断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突出抓好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吸引更多的农民向城镇聚集。全方位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洽谈引进招商项目200个。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自营进出口企业发展到80户,扩大外贸进出口份额。
       ——统筹各项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加强社会建设为抓手,围绕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着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高考改革制度,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加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文化广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城乡群众充分就业。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综合治理环境污染,重点防治大气污染,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开展精准扶贫,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坚持以“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总体部署,着力突破难点、兜住底线、补齐短板,实现贫困人口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围绕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关键环节,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因户因人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18年全市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坚持以政府自身建设为引领,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着力规范职责、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全面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白城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五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在适应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着力壮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百姓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必保实现164亿元,同比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必保实现172亿元,同比增长13.2%;力争实现175亿元,同比增长15.1%;
       ——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必保实现10.2亿元,同比增长13%;
       ——地方级财政收入必保实现7.6亿元,同比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保实现42.3亿元,同比增长10%;力争实现43.8亿元,同比增长14.2%;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保实现20833元,同比增长10%;力争实现21211元,同比增长12%;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保实现9753元,同比增长10%;力争实现9931元,同比增长12%;
       ——整村脱贫25个,脱贫人口3万人。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投资拉动。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规划实施重点项目93个,努力形成项目建设大小并进、城乡并举的良好局面。紧盯政策争项目。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全面做好规划,加强研究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类项目和资金。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力争洮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通过国家评审、50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启动实施吉林富邦20兆瓦、北京润禾10兆瓦、吉林同力1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探索“光伏+”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招商引项目。推动河北新成达、浙江中驰与我市洮安皮革三方联营,力争项目年内投产。围绕循环经济示范市开展招商,努力促成建筑材料部品化加工、木粉木塑产品生产项目签约落地。主动与域外大型医药科研单位洽谈合作,引进新品种,提升医药产业市场竞争力。依托我市特色资源,着力引进杂粮杂豆深加工、矿泉水开发等项目。围绕“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和“新中升级”,精心谋划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成长性的项目,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优化服务促项目。对履约落地的项目,认真落实领办代办制、全程包保制,推动400万头生猪一体化、中科智联糠醛生产和发电、德泰绿豆蛋白生产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投产达效。
       (二)突出抓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依托我市作为白城地区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抓住我省对9个示范区政策倾斜的难得机遇,做好规划,谋划好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构建“三个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水稻10万亩、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30万亩。着眼畜牧业转型升级,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0个。加快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统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6.5万亩,新增膜下滴灌10万亩。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合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资金,新增大型农机具1500台。强化气象灾害预警监测,新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6个。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重点打造二龙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依托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站,提高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村屯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重点村垃圾、柴草、沟渠等清理工作,积极推广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秸秆加工转化技术,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果。按照三年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小河流治理。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连通湖泡4个。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统筹做好乡村绿化规划,提高绿化标准,完成造林12万亩,绿化公路沿线30公里、村屯62个,努力建设生态家园。以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完成40%确权任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力争年内完成农商行组建任务。积极引导商业金融资本支持现代农业,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搭建农村信用体系平台,推广土地经营权抵押、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融资模式,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障。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让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益。
       (三)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进一步提升运行质量。立足“五大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分类施策,助力企业发展,保持工业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力争新增规上企业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50亿元。壮大骨干企业。支持以敖东药业为统领的医药产业战略重组,扩大品牌效应,增强医药研制产业实力。鼓励恒盛毛纺、洮南香酒、热电公司、特恩斯等企业技改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助力金塔集团、雏鹰农牧做大做强,引领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中科智联、今世能源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新型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加快金升冶金异地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形成“总部经济”。引导以乐季工业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工业结构,补齐外资短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扶持困难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帮助企业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对退统企业逐户落实扶持措施,强化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能力,提高产出效益,争取重新入统。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有计划的培训产业工人,做好劳务引进工作,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培育小微企业。落实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小微企业多生成、快成长。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素质,增强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头人二次创业,引导洮南籍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失业人员创业就业。
       (四)突出抓好财税收入,进一步增强保障能力。把握现代财税制度要求,深入挖掘税收潜力,着力规范财政管理,推动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加大征收力度。加强税收大户运行分析调度,着力稳固基础税源。不断强化建筑、房地产业税收征管,进一步挖掘税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扎实做好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工作,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全面规范项目施工管理,确保域外施工企业税源不流失。积极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大力开发后备耕地资源,增加土地财政收益。全面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按照“量力而行、有保有压”的原则,把新增财力更多的用于民生领域,努力保障基本公共需求。认真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有效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规范财政管理。深化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改革,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加大预算监督执行力度,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防止和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用途不乱、使用规范。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突出抓好载体建设,进一步繁荣城乡贸易。顺应商贸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流通载体,促进城乡贸易发展升级。加快拓展市场功能。投资3.2亿元,推进中航国际杂粮杂豆市场建设,力争年末投入运营,打造国内最大的杂粮杂豆交易市场,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进一步完善黑水西瓜、福顺辣椒等专业市场服务设施,增强集散辐射功能,助推传统市场改造升级,带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化与豪玛公司合作,加强意向企业和创业主体培训,加快电商落户我市。引导企业入驻“吉林馆”、“白城馆”、“鹤乡农都”网上交易平台,推进农产品经销企业入馆运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建立雏鹰畜产品出口基地,争取生猪出口俄、蒙等国家和地区。跟踪服务金塔集团、恒盛毛纺等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业绩。全年力争自营进出口企业发展到74户,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000万美元。
       (六)突出抓好建设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坚持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同举并重,持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筑牢县域发展平台。推进城市开发改造。引进实力强、理念新、信誉好的大型开发企业,聘请多家专业机构规划设计,优选设计方案,着力提高城市开发建设水平。抓好住房保障工程,全年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5个,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2万平方米。超前做好土地收储工作,继续推进“先建后拆、边建边拆”,破解房屋征收难题。探索实行货币补偿、房票交易模式,促进存量楼房销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5公里。计划投资8000万元,统筹实施街路改造、人行道硬化、路边石更换、污水管网铺设以及市区绿化美化等项工程。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开展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提升工程,实行“五横五纵”十条主要街路标准化管理,公示具体包保责任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城管、住建、街道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查处违建行为。全面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运输等综合监管,努力形成市区环境整洁有序新常态。
       (七)突出抓好各项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坚持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增进人民福祉。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抓好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异址新建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新建农村文化广场40个,引导开展全民阅读,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完成减排指标。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协调发展史志、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不断强化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将进城务工人员和私营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做好改组改制退休职工参保扩面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合理调整医疗救助政策,积极开展医后救助、临时救助和慢性病救助,逐步提高救助比例。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增加工作力量,满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要求。统筹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进“平安洮南”、“法治洮南”、“和谐洮南”建设。加大信访问题化解力度,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解决诉求。不断完善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着力强化监测预警,增强应对公共事件能力。
       (八)突出抓好精准扶贫,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确保完成年度扶贫目标任务。摸清贫困底数。按照“千人下乡”扶贫总体部署,健全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摸清剩余贫困人口底数,详细掌握贫困人口的真实完整信息,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库,做好年度脱贫“预标识”工作,推进扶贫对象精准。制定脱贫计划。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贫困村、贫困户类型。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分类落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和脱贫时限。全力搞好与上级包保单位在贫困人员、乡情户情、政策及项目等方面的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扶持和帮助。推进整村脱贫。对贫困村重点倾斜,系统整合资源、集中摆放项目、推进整村脱贫。综合采取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等措施,确保年内再脱贫25个贫困村。抓好产业扶贫。利用扶贫贴息、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棚模经济和畜禽养殖,吸纳贫困户就业。精准安排项目。抢抓金融扶贫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片区特困扶贫项目,尽最大努力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扶贫框架,为扶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九)坚持以民生需求为指南,突出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积极开展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1万人。二是老城改造工程。完成市区棚户区改造任务2933套,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铺装巷道12条,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和出行条件。三是供热改造工程。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8公里、换热站7座,增强供热能力,保障居民供热质量。四是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程。购买商品房170套作为公租房,改造农村危房3000户,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题。五是市区管理提升工程。购置大型清扫设备4台,实现市区主要街路机械化清扫全覆盖,市区清雪工作达到雪停路清的效果。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稳步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在市区主要街路划定停车标志线,规范停车秩序。六是学校标准化工程。新建标准化校舍3所,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七是城乡改厕工程。实施市区旱厕改水厕和农村“厕所革命”试点工程,示范引领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八是道路交通工程。改建高速公路引路至园区、大通至蛟流河县级公路和洮南至车力乡级公路24公里,改造危桥2座。九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5处,解决0.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十是燃气入户工程。建设燃气管线5公里,实现燃气入户3000户。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主动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引导各级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从严正己修身,务实干事创业,为洮南加快发展、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一)着眼引领发展,建设学习型政府。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加强法律法规、社会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开拓思路视野,不断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努力提高把握形势、谋划发展、推动工作的实际本领。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加强工作谋划和调查研究,增强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着眼服务发展,建设法治型政府。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把法治观念转化为行动准则,切实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能力。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责任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执法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开展“七五”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共同推进依法治市。
       (三)着眼推动发展,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力倡导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增强“事不过夜”的时间观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行“一线工作法”,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进一步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整治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引导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体现担当。加强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形成主动干事、勤勉尽责的浓厚氛围。
       (四)着眼保障发展,建设廉洁型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模范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应公开的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努力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贯穿严的标准,发扬实的作风,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推动洮南发展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d879b58f41ff5171506f2c0153b2031b_red.png

版权公告 本网站所刊登的洮南市人民政府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材料均为洮南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单位:洮南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洮南市政务服务局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10038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88102000010  网站标识2208810008  联系电话:0436-63352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