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儿河畔唱女侠
——凌霞烈士事迹
在洮南革命烈士陵园的公墓中,长眠着一位巾帼女侠,她就是洮南人民永远怀念的作曲家凌霞。
1919年,凌霞出生在广东揭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进入村私塾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28年春天,凌霞考入上海女子专科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凌霞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组织演出募捐队,到苏州、太湖一带演出。1938年,凌霞历尽艰辛,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党的关怀下,进入抗大学习,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凌霞应邀到共产党创办的华北联合大学担任舞蹈研究室主任,兼戏剧系主任。在这段时间里,她创作了《儿童放哨歌》,荣获鲁迅文学奖。之后,她又创作了《三八节歌》,在全国广泛流传,引起了强烈反响。
1946年2月,凌霞根据党中央“迅速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随辽吉省军区文工团来到洮南县。她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下农村,去工厂,用各种方式教唱革命歌曲,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在她的影响下,有很多妇女走出家门,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涌现出“九淑云”闹革命的先进事迹。
1946年3月15日,为了给反映东北解放的歌词《天亮了》谱好曲,凌霞乘坐马车去洮儿河北岸的农村体验生活,中途遭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为东北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青的生命。
凌霞牺牲的第二天,辽吉省文工团和洮南一千多名群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演奏了凌霞的遗作《进步赞》。乐曲昂扬激越,飘扬在洮南大地上。
凌霞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活在洮南人民的心中!
-
主办单位:洮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网站备案号:吉ICP备11003832号-1
吉公网安备22088102000010 网站标识2208810008 联系电话:0436-662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