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洮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一年来,市政数局将法治理念贯穿于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的有效路径,紧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努力为洮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2024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着力提升思想认识,积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当做重要政治任务,纳入中心组学习及领导干部学习的关键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元形式,系统研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持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年组织中心组学习达38次,开展专题研讨5次,撰写心得体会10篇,本系统全体在职在编人员均参与了法治学习,参与率达到100%。对法治思想相关理论以及宪法、民法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法治观念,加深对有关法律法规理解,切实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水平。
(二)坚持务实履职,推动重点工作落地生根。一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对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市营商环境实际,制定《洮南市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任务工作清单》,涵盖38项工作任务,配套84条工作措施,为优化本市营商环境筑牢根基;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洮南市审批服务窗口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四个方面对62个审批服务窗口单位进行走访,发现97个问题,制发三期通报,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积极落实《吉林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政策法规,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市诚信工作统一规划部署。本年度,积极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的实施,及时共享并更新行业“红黑名单”,向白城市信用办报送联合奖惩信息12条。安排专人负责常态化更新“双公示”信息,2024年累计上报信息28000条,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为100%。三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任务。3月承接国务院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成立工作专班,联络8个牵头部门进行认领并落实举措,确保年底前达成工作要求。8月、11月依据国务院要求对任务清单分别进行调整,调整后任务新增至31项,牵头部门增加到13个,且阶段性成果显著。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业务整合后已办理141件,在白城地区排名首位;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业务办理效率提升80%以上;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业务的法定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四是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我局于2024年7月启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以原有的2352件权责清单事项为基础,与我市33个部门沟通联系,进行补充、细化和完善,调整后权责清单事项达到2790项。通过适时组织修正,促使行政管理职能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三)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动执法公正文明规范。始终秉持以法律为依据,将依法办事作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准则。2024年,高效推动我市行政执法职能备案管理改革。自全省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启动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创新推进,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涉改部门19个,已录入执法人员870人,认领事项610项,开展检查6031次,使用“我要执法APP”进行行政执法检查已成为常态。
(四)强化组织领导,扛牢第一责任。一是通过日常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克服领导班子成员特权思想、法治观念淡薄等问题,全年开展法制教育59次,提升依法行政意识。二是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制度约束,制定并落实16个制度,以制度管人,确保行政决策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提高法治思维水平与依法行政能力。
(五)立足实际业务,强化普法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结合营商环境、诚信建设等业务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广泛的法治宣传,在政务大厅等公共显著位置张贴法治宣传内容,提高办事群众的法治意识。在宪法日活动期间,带领党员干部在团结广场与全市各执法部门共同开展法治、条例宣传,共悬挂宣传挂图,发放宣传单50余份。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学习深度不够,理论水平尚需提高。部分干部对相关学习思想的核心内容理解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在实际应用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存在“用时才学”的消极态度,缺乏主动学习和自觉实践的意识。尤其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方面,干部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党员干部在法律知识的学习领悟上有时局限于部分篇目和重点章节,会议集体学习较多,个人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尚未形成常态化的学法用法习惯,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在学懂、弄通、做实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法治理论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学法用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短期内难以体现工作成效,这对学用结合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我局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领会还不够充分,法治知识掌握的广度不足,对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规章了解较多,对工作之外的法律、规章了解较少,导致在运用法律、规章时灵活性不够,学用转化效果不佳,在推动法治政府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部分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法治宣传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实效性不足。当前的法治宣传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未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手段,没有充分结合实际工作和群众需求,未能真正实现普法过程中的“学以致用”。工作相关条例的宣传覆盖面较窄,宣传深度不够,法律法规宣传进大厅、进企业、进乡镇社区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开展活动时普遍采用播放视频、现场宣传的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增强主动宣传意识,加大利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的创新力度。
三、主要领导履职情况
市政数局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各科室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决策能力。同时,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和培训,督促各科室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下步工作思路及安排
(一)增强理论武装意识,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系统性与深入性。深入学习坚决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落实好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在系统把握学、拓展延伸学、联系实际学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政数事业发展的本领,推进干部职工学法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做好政数领域法治典型案例宣传,切实把学习法律法规、夯实法治观念作为增强队伍工作本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第一能力来锻造。
(二)强化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实践,推动本职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局中心工作,采取更加务实的措施加大全局层面法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水平,推进各部门审批事权的规范化、法治化,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权力运行清单动态调整工作,使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三)强化宣传教育,持续做好中心工作普法宣传。对工作人员开展法治专题培训,充分发挥普法在我局工作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理事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吉林省社会信用条例》等的宣传教育。组织全局人员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